上汽对海外投资风险承受能力弱
上汽集团<600104.SS>可能是中国汽车市场的王者,但对海外活动的风险承受能力明显比较脆弱,这从该公司近期决定基本放弃与通用汽车<GM.N>的印度合资公司便可见一斑。必须要说的是,对於来自上汽的最新消息,我可以说是五味杂陈。这则消息称,该集团将所持印度合资公司的大多数股份出售给了通用汽车,而这距该合资公司的成立仅3年。上汽和通用汽车各持该合资公司一半股份。
从一方面看,我能理解上汽对持续投资於一家业绩不佳海外合资公司的不情愿;但从一方面看,像上汽这样的中国企业需要明白,海外投资通常不会立刻就能带来丰厚利润,如果他们真想取得成功,有时就需要对此类扩张看得长远。 媒体报导称,上汽的举动会令通用汽车持有印度合资公司93%的股份。报导没有披露交易金额,但上汽收回的资金想必会远低於2009年12月双方合作时投入的5亿美元。
我们先来看看相关报导的详情。这些报导显示,上汽的决定除了因为该合资公司业绩表现逊色外,还与其没有生产任何上汽品牌车型有关。显然,业绩不佳是主要原因,如果这家公司经营状况不错还能带来丰厚利润,上汽肯定不会将其抛弃。
截至10月的六个月期间,通用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下降21%,而印度汽车市场则萎缩0.3%。长期以来,该公司一直在印度组装汽车,今年其增长的乏力,很大程度上归咎於未组建合资公司前的经营。事实上,就在上汽决定放弃的同时,该合资公司正在生产两款中国市场反响不错的车型。上月,该合资公司开始生产雪佛兰赛欧(Chevy Sail),这是通用汽车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的低端车型,上市後很快就成为中国市场的最畅销车型。此外,该合资公司还计划年底前引入上汽研发的小型货车,这款车型也属於雪佛兰品牌。
在这些中国研发的新车型即将引入的背景下,上汽此时决定退出该合资公司,这实在让人有些费解。上汽此举似乎还与大趋势背道而驰,近期许多其他中国汽车厂商纷纷提高出口并加大海外投资,以对冲国内市场增速放缓的影响。媒体援引上汽高层的话报导称,他们觉得这家印度合资公司近期几乎没有盈利潜能,而该合资公司生产的车型又都将贴上通用汽车的标牌。依我之见,上汽退出的似乎有些太早,应在观察其能否坚持一段时间後再作定夺。
我觉得,经历2004年收购韩国汽车厂商双龙(Ssangyong)那场灾难後,上汽对海外投资可能仍有过於敏感。双龙在被收购五年後申请了破产。贴牌问题可能也是合理的理由,因该集团迄今的所有成功,几乎都与通用汽车和大众汽车<VOWG.DE>合资公司所产的相关品牌车型分不开。上汽一直尝试研发自有品牌以提振合资公司以外的自有业务,但通用汽车却坚持将在中国研发、印度合资公司首批生产的两个车型贴上雪佛兰品牌。
不论原因为何,我必须要说的是,对上汽而言此类举动无疑并非正面迹象,更广泛一点看对中国企业海外扩张之路亦是如此。要承认的是,对於过去许多中国企业进行的全球扩张交易,我并非强烈的支持者,主要原因是那些交易的并购对象几乎全是陷入困境、回天乏力的外国品牌。但我却较为看好上述这家印度合资公司,因与上汽合作的是能力强大的通用汽车,销售的是在中国市场运作十分成功的品牌。
如果上汽想以真正的全球企业身份取得成功,就需要能够能承受住此类短期挫折,更加专注可取得成功的长远机会。否则,面对勇于挑战风险的国内竞争对手时,该集团将会发现自己永远居於人後,只能依赖国内市场与合资公司。
一句话:上汽从其与通用汽车组建的印度合资公司中退出的决定似乎并不成熟,反映出该集团缺乏远见,风险承受能力较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