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经动向:复兴苏式遗迹

上海苏式文化宫进行整修

这周,当我读到上海普陀区文化宫将关闭进行必要的整修时,我忍不住有点怀旧。这则新闻仅仅包含了标题和一张图片,表明这些苏联时代宏大、理想化的建筑在现代化的中国变得多么无关紧要。

很久以前,许多这些建筑就已经从当地人和外地游客的地图中消失了,尽管它们迪斯尼式的质量使得它们在今天的上海看起来像主题公园。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并且在它们还有意义时实地参观和使用这些建筑的人,我建议当地官员利用整修的机会对这些遭受冷落的建筑做些改变。

这一行动将使这些古老的建筑重新回到城市地图中,为当地居民和外地游客提供一个有趣的游览地点,只要它们能被恰当地包装和宣传。

我从来没有参观过这个在曹杨路上的将闭馆整修的文化宫,但这个地方显然在当地人户外活动和其他娱乐活动中仍十分受欢迎。它建于1959年,即新中国成立后的10年,当时这个国家与苏联还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因此,这个建筑拥有苏联式宏大的建筑风格,高大的大门顶上有柱子撑起的塔,以彰显其作为大众文化活动场所的崇高地位。这种风格令人想起上海其他主要的苏联时代遗留下的建筑,位于南京西路的宏大的上海展览中心也有一座塔式的主楼,这是在1955年建成的,并在几十年内一直是上海最高的建筑。

其他有着类似苏联时代的地名(尽管没有建筑实体)还有位于愚园路和延安西路的两家上海少年宫,均建于上世纪50年代,前身是孩子们学习艺术的地方。还有友好商店,大部分已经消失,只有静安寺附近还有一家复古风格的店。

上世纪80年代我第一次来这里时,我对中国最早的记忆都围绕着这些地方,不管是在上海还是在北京。那是,位于建国门外大街的庞大的北京友谊商店是我每周常去的商店,因为它是仅有的能购买国外食品的地方之一。我还常去苏联时代的北京友谊宾馆,那是少数几个为西方人提供理发服务的地方之一。

九十年代早期,在我短暂的导游生涯里,我还带着几个团去过上海一家少年宫。进入建筑的时候,我们常常被微笑的老师和欢快的孩子们问候,他们表演唱歌、舞蹈和乐器。当然,我们大部分人相信那个表演是针对外国人演出的,不过不能否认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现在,大部分这些建筑已经被隐藏和遗忘。尽管在这个城市生活了6年,我还从未踏足过我上面提到的那些建筑,除了去过两次展览中心,一次是去参加上海的人民代表大会,还有一次是取参加书展。

我曾有一两次试图探索静安友谊商店,不过常常很匆忙,总把它推到下一次。这个商店看起来十分过时,至少从外表看是这样,在那里,可以以不错的价格买到许多复古的艺术品和手工艺品,选择种类繁多。我甚至从未考虑过参观文化宫或少年宫,因为这些地方常不对大众开放,如果你试图进入还会有人将你赶开。

最后,这些地方在记录上海历史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因为它们是那个一切都是大胆宏伟、一切属于人民的时代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遗迹。我认为很多人实际上不希望回到那个时代,这也许是为什么这么多那个时代的建筑、风格和意识被忽略的原因。当然,也许这个城市能找到一种复活它们的办法,复古的风格也许能吸引到年轻一代,为这个拥有丰富多彩的历史的城市提供一种新的历史景点。

 

(Visited 301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