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经动向:包装瘦身
在我定居上海之前我在亚洲许多城市居住过,包括2006年到2009年在台湾居住了三年。虽然我喜欢台北的很多东西,但一件事情我认为不是很有吸引力,即商店和公司的很多产品有过度包装的倾向,尤其是打算用作礼物的东西。这一现象通常会导致瓶装香水或白酒等突然演变成包装,有实际物品的三四倍大。稍后我将谈谈这一现象起源的理论及其背后的心理学,但首先我想祝贺上海率先试图遏制这一非常浪费的做法,这种浪费在过去十几年已经从台湾蔓延到了中国大陆。
与许多上海和全国各地的人一样,我经常会收到茶叶、饼干或白酒等礼物,都在极其过度包装的容器里。当我打开拿开实际的礼物时,我通常需要打开一层层包装,先是塞满包装纸的大型礼品袋,接着是几乎空着的大箱子或盒子,最终拿到的实际物品通常在深处并安全地固定在盒子里。
这类礼物产生大量垃圾,通常比实际礼物重很多。我认为这类礼物不仅令人失望,而且单调乏味,因为礼物的包装很快填满我的垃圾桶,迫使我频繁地去倒垃圾。当然产生了不必要的浪费,而且对环境有明显的负面影响。
因此,既然我对过度包装已发了很多牢骚,我想将注意力转向上海解决这一问题的先锋作用。该市刚刚推出了新法律,尤其限制了在进行包装时什么可接受什么不可接受。(英文报道)规则清楚说明比率,旨在遏制空余的空间量,而且限制每个产品包装的层数。这项规定本月正式生效,违反新标准的制造商会面临最高达五万元(约合8000美元)的罚款。
北京一家报纸最近做的一项调查发现97.5%的人认为过度包装是个严重的问题,83%的人称过度包装浪费资源而且对环境有害。我完全赞同被调查的这些人,并完全支持上海的新举措。过去几周,这一举措已被广泛报道。显然教育消费者、店老板和制造商需要一些时间,但像家乐福(Paris: CARR)和沃尔玛(NYSE: WMT)等大型连锁超市应该带头解决这一问题,执行新规定。
回到最初的问题,关于这一现象的起源,我个人认为过度包装的趋势主要在亚洲,根植于日本。我回忆起上次去日本旅行,我收到精心包装在多个袋子和盒子里的礼物,包装比实际礼品大好多倍。日本的现象趋向越来越流行的路线,先是蔓延到台湾,再到中国大陆。我个人的观点是“面子”的概念推动了过度包装在亚洲的流行趋势,因为精美包装的礼品让送礼者和收礼者都有面子。我坦白承认我不反对有吸引力的包装,我和其他人一样,喜欢得到设计不错的白酒瓶。
但是我认为有吸引力的设计和过度包装不同,过度包装最近几年在中国已变得很常见。因此,我称赞上海迈出大胆的一步,尽管这一举措可能给至少一些爱面子的消费者带来烦恼。希望未来几年在中国其他地方也能推出类似的规定,因为中国在学习平衡面子等传统观念的重要性和保护环境等同等重要且更为当前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