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经动向:历史VS行政

静安区和闸北区合并

本周,上海丢掉了一点点行政官僚,也丢掉了一小段历史,因为本市北部的闸北区正式吞并了更小、更整洁的静安区,进一步推动了这个城市的行政效率。更广泛地说,这次特别的联姻是中国的趋势,它正试图裁剪长期积累的大量官僚机构。

当中国还是简单的农业社会时,官僚可能很起作用。官员在小地域里进行诸如征税和执行新政策时很容易,因为他们对当地农民和居民很熟悉。不过在如今高度社区化和流动化的社会里,这显然已经过时,甚至还会起反作用,因为现在确实不再需要过去那种小规模的管理技巧了。

同时,这次合并的行动,会让上海失去一部分重要的历史和身份认同。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会建议当地政府允许具有历史意义的区域仍保持老身份。一个很好的例子是好莱坞,它是我的家乡洛杉矶的一部分,但仍通过特色活动、自主设计甚至自己的荣誉市长来保持自己的身份。

上海最近的这次行政合并可能是在很多人都没注意的情况下进行的,甚至一个曾经是这个城市一部分的区正式消失了。这个计划最早是在今年初提出的,管理更好的静安区计划接管与它北部相邻的更大却低效的闸北区。本周合并完成的许多报道很无趣,充斥着数字,其中包括闸北的面积是静安的四倍,常住居民是静安的三倍多。

被忽略的是闸北的历史,这也许是有意轻描淡写这个曾经的行政区域的正式消亡。闸北可能是因苏州河而闻名的,这条河穿过闸北区的中心,使得这篇片区域在历史上是一个仓储的理想地点。当上海逐渐成为中国的商业中心时,这一地理因素推动了该区作为工业区而有所发展。该区位于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也是一个著名的地方,它是二战时期中日战争开始时的重要战场。

过去15年间,曾构成法租界主要区域的南边外滩区域更小的南市区以及大一点的卢湾区,被跨越外滩和南京东路的黄浦区兼并了。闸北的消失继续了这一趋势。现在还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主要历史区域之一是虹口区,我曾在那儿住过,那里曾是日租界。

我曾听说虹口可能也要消失了,也许南边会被划归黄浦区,北边会被划归杨浦区。从行政角度说,这可能是件好事,因为我也常常认为我曾住过的地方在行政上有些落后,无法利用历史遗留的建筑和社区创造更有活力的商业、购物和居住环境。

上海的这种合并是中国更大范围的浪潮的一部分,许多其他小型行政区域都被并到了大区域中。这种改革在我的家乡美国也在发生着,区域界线时常被重划,新城市被组建,以跟上不断变化的人口趋势。不过与许多其他事情一样,中国现在正在发生的运动速度很快,因为人口变化很快,几百万的人们正从农村转移到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

所有这些带我们回到了一开始的问题,即这些行政合并之后要做什么,特别是维护地域身份特色的问题。我认为不会有人怀念即将在这场运动被清理的官僚层级,尽管许多人,比如我自己,可能会保持我们作为某个社区居民的身份,而不是上海城市居民的身份。

最后,也许这些合并的区域会设立当地咨询委员会,或类似的由关心保护文化身份的志愿者们组成的机构。这些机构将与当地政府有频繁的接触,不过缺乏正式的权利或责任,因为取消旧行政官僚后,我们最需要的是创造新的行政秩序。不过至少这种努力或其他类似的努力会给当地居民更大的发言权,来决定他们所处社区的特征,帮助闸北这样的地区,哪怕在行政职能正式取消后,也能继续保持风格存续下去。

 

(Visited 170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