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经动向:怪食禁止
当地新闻报道称,出于健康原因上海已经禁止在当地市场和餐厅销售野味。读了这则报道之后我不得不查阅字典为本周的专栏寻找答案。查询的结果是这个禁令针对一些海鲜品种,包括某种毛蚶和受欢迎的炝虾等,而不是我猜想的那么奇异。禁令的理由很简单,因为这些特殊的生物如果处理不当或者即使处理正确,也可能对健康构成危害。
尽管原则上我赞同这种禁令,但是我也认为许多菜品和生物具有文化价值,而且出现在中国各地餐厅菜单上的很多物种正快速濒临灭绝。这让我得出一个一些人可能认为有争议的结论,即食品安全官员应该避免这种全面禁止。相反,他们应该尝试寻找一条中间路线,让一些物种继续留在当地餐厅的菜单中,这些餐厅能够为区域性餐饮场所增添色彩和特性。
对毛蚶和炝虾最新禁令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但是相关的东西,因为前者适用于原料,后者适用于特定的做好的菜。卫生部门官员称,毛蚶被禁止是因为如果煮的时间不够长,它们可能传播肝炎甚至伤寒。这个问题在上海很普遍,因为许多人认为毛蚶煮的时间太长的话会影响口味。
关于虾的禁令只是针对某种特定的菜肴,通常是将虾短暂炝一下之后用于生食。卫生当局称这种做法无法杀死寄生虫,人类可能受到感染。这些最新禁令与今年年初的举措类似,今年春天伊始禽流感爆发期间,上海禁止菜市场销售活禽。卫生部门官员担心这些市场成为将禽流感从鸡传播到人的温床。禽流感平息后,该市官员简要讨论过永久禁止销售活禽,但是当地居民的强烈反对导致在有限基础上进行这类消费。
在我看来,治理中国混乱的食品市场的现象可追溯到2003年,当时非典改变了很多中国人对于蛇、蝎子和蜥蜴等稀奇古怪食品的看法。许多人认为非典源自于这些野味,果子狸通常被认为是最可能的来源。
很多这些菜曾经被认为奇特和美味,主人通常用野味招待客人,以便给他们留下印象。但非典之后,许多人不吃野味了,而且许多提供这类动物的餐厅和市场现在已经急剧下降。
这些都将我带回到最初观点,即涉及食品安全时,确定什么合理和什么不合理的必要性。
我认为,上海禁止出售活禽是非常合理的。一些人可能会说购买活禽是当地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应该被保留。但是我想说活禽销售不仅造成卫生问题,而且也是一个非常实际的安全隐患,因为它们可能传播禽流感,扩展到区域性甚至全球性流行病。
当禁止毛蚶或炝虾等更为一般的食品时,这个问题似乎不太明显。我当然了解上海想预防和阻止肝炎等危险疾病,肝炎具有高度传染性,而且可能严重损害一个人的肝脏。但同时,这种食物似乎为上海当地的餐饮文化增添了一定的色彩和特性,更不用说许多人很喜欢吃这些菜的事实了。
总之,可能存在一条上海可以采取的中间路线,在一定的限制基础上,可以允许这些地方美味继续保留在菜单和市场上。例如,上海可以允许指定的餐厅和市场在接受适当的教育,知道如何保证安全之后,继续销售这些东西,而且要让公司明白一旦违规将导致立即撤销这些权利。
最后,上海和中国其他大型城市需要找到方法在食品安全需求和保留当地美食以定义地方文化之间寻求平衡。毕竟,我们大多数人不希望看到上海变成大型餐饮连锁店的城市,这种情况当然更卫生,但与小型的当地餐馆相比,几乎没有特色和当地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