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经动向:沟通酷方式

上海方言需要印象改造

过去几周,上海当地方言重新成为新闻热点,重新引发一场辩论,即上海是否应该付出特别的努力使丰富的方言保存下来,这一方言正迅速被普通话取代。我之前说过,随着中国现代化发展,全国范围内各地方言的消失是不可避免的,不过地方政府和个人试图保留这些语言是没有错的。但我也将补充我的观点,如果这些保护主义者真想成功的话,他们应该改变方式, 将目标集中于更年轻和更现代的人身上。
我第一次写关于努力复苏上海话的文章是去年,当时我看了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创新节目,节目由几个上海当地年轻人创办,希望人们恢复对上海话的兴趣。从那以后,上海市官员加入这一行动,重新声明在当地的几趟公交路线上用上海方言。

这项行动不断发展,最新举措是,上海已经在20所小学推出试点项目,鼓励学生学习和说上海话。此举之际,上海市官员宣布保护当地方言将是未来重大任务之一,他们试图扭转使用上海话人数的快速下滑。

一项独立的新调查表明,过去十年已经减少的很多方言。调查还揭示出,上海居民中讲普通话的多于讲上海话的,97%的人会讲普通话,只有81%的人精通后者。调查也发现,年轻人不如年长的精通上海话,这对于该方言的长期生存并非好的迹象。这些结论并不令人惊讶,因为过去十年,上海接纳了数百万中国其他地方来的移民,大多数人不讲上海话。但在我看来,快速下降的深层次原因是一个形象问题。

简单来说,许多人逐渐将上海话视为主要由一群老居民讲的语言,他们来自上海较早的时期。当然我并不是不尊重这个群体,但我认为大多数人会同意这个群体的集体形象与“酷”和新潮风格完全相反,而后者最吸引年轻人。

作为一个独立的观察者,我可以说,当我想到上海话时,印入脑海的第一印象是,一个穿着与众不同的中年男人或女人大声聊天,或者在公交车或地铁上大声讲电话。大多数年轻人很难会想要模仿这一形象。相反,上海的大多数年轻居民可能会将他们自己与这一形象保持尽可能远的距离。

这个问题肯定不是上海独有的。台湾的当地语言台湾话或叫闽南语,台北的年轻人通常也都回避,他们往往更喜欢讲普通话。他们中的许多人也会讲台湾话,通常是和他们的父母和老一辈其他人讲话时用。但在小城镇和农村,方言有一定的生活内涵,与更国际化和现代化的普通话相比,方言被广泛使用。

如果上海官员真的想提升当地方言存活的概率的话,我建议他们聘请一些形象顾问,找到使上海话更加时尚和对年轻人更具吸引力的方式,年轻人对上海话的生存至关重要。比如,他们可以花钱聘请一些年轻人和时尚的当地名人成为上海话的大使,类似于赞助消费品。也可以推出活动将丰富的上海话词汇引入普通话中,现在许多人认为讲普通话时蹦出一些英语和其他外语词汇是件很酷的事情。

总之,在小学和公交车等方面的努力有助于在某种程度上重振上海话,使其更公开更易接近。但这些努力都是强制性的,如果人们将这些行为与之前强劲的政府策略联系起来的话,这些老式的策略可能最终会适得其反。相反,城市当局应该尝试一种新的、更有说服力的方法,旨在说服人们讲上海话多么有趣和包容,上海作为东西方交汇的地方,上海话有助于定义该城市的独特性。

(Visited 176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