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经动向:热情的集邮者

中国人依旧热爱集邮

过去三十年,中国的很多事情都发生变化,但是有一些一直保持不变,其中之一就是这个国家爱好集邮和其他纪念品。过去这一周再次提醒了我们这一事实,大量民众在邮局外排队,在寒冬中等待几个小时,为了购买庆祝即将到来的猴年纪念邮票。

邮票在当地观念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是很有意思的,因为它本来的用途是用来寄信的,但这显然已是过去的事情了。不过排队买邮票的热情让我们注意到当下中国的一个重要趋势,绝大部分愿意排队几个小时的常常是年老的退休人员,他们确实还在用邮票寄信。

在我对80年代中国的印象中,最深刻的事情之一就是那时候许多人对集邮的热情,不论长幼,不论男女。那时候,在每个家庭或办公室里,很容易找到一个或多个集邮者,甚至最年轻的爱好者对此都十分精通,而且会开心地炫耀他们满是最新收藏的集邮册。

这次排的长队是因为邮局上周发行了最新两套猴年主题的邮票,以庆祝即将到来的农历新年。与许多收藏品一样,新版邮票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其中一张是一只普通的卡通猴在藤条上荡秋千,另一张则更具中国特色。这套邮票每张票面价值1.2元,一套有6张,即收藏者只需要花费14.4元即可将两套全部买下。

我个人认为,这项爱好具有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成本低。与其他收藏不同,新邮票的价格就是票面价值,80年代的时候通常都不高于1角或2角,也就是两美分。如此低的价格使得这项爱好对每个人来说都可接受,因为在过去,大部分人都有大把空余时间排队,而且也有买邮票需要的钱。

集邮在改革开放前曾经也是一种投资,当时,大部分中国人除了将钱存进银行之外,没有别的选择。毕竟,邮票的价值在十年或二十年后可以翻好几番,与银行提供的低利率相比,集邮看起来更具吸引力。

这种想法并不仅限于邮票,对其他收藏品来说也是一样。几个月前,我离开家去上班,很惊讶地看到一条长队,从附近一家银行支行的入口处一直排到街口。我猜银行或许在进行促销,询问后才惊讶地听到,这么长的队伍只是为了一枚刚发行的纪念币。

毫无意外,排队的大部分都是退休者,很少有年轻人愿意等待购买纪念币的机会。这种景象在现代化的上海常常可见,这些年老的退休者经常排着很长的队参与促销活动,甚至有时候他们并不喜欢或不喜欢这些打折或赠送的东西。

相较而言,如今的年轻人在收藏问题上,似乎更像美国的年轻人。一些人认为收藏是一种投资,而不是一种爱好,因为从中无法得到诸如运动、阅读或写博客带来的快感。

总之,中美都仍有大量热衷于收藏最新卡片、硬币或邮票的人,不过他们中的许多人是在线上特种商店或收藏者活动中开展收藏的,排长队买新邮票的故事是很难在美国头条中看到的。

最后,我猜测,邮局和银行外的长队会与其他古老的习惯如骑自行车上班和在澡堂洗澡一样,慢慢消失。邮局自己也很可能消失,因为老一辈人正逐渐逝去,青年一代正到来,他们使用快递和电子邮件寄送包裹和信件,他们既没有兴趣,也没有时间排队等待收集最新邮票。

(Visited 192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