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经动向:电子化教育
本周的沪经动向,我们看看杨浦区和我工作的复旦大学,暑期长假结束后新的一学期开始,高校中学生的新趋势让我有点吃惊。新闻学院我带的班中,学生通常在20岁出头,但惊讶的是我数学系的同事在他们这届新生中,迎来了一个14岁的天才。
还有一个不同的新趋势,另一则头条新闻指出,今年复旦大学的新生中有超过40%是用财付通在线支付服务来支付其今年的学费。当然更受欢迎的支付宝可能对该数据有争议,用这种新服务的人数似乎更多。但总之学生的生活越来越电子化,尤其用腾讯微信和阿里巴巴的天猫等受欢迎的平台。
过去二十年,中国高等教育发生很大变化,上世纪八十年代上大学的人很少能意识到今天的景象。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北京教书的大学已经从当时大约1000名学生发展到现在的好几千,而且先进的设施已经替换到老一代旧的教学楼和宿舍。
但多年来不变的一件事一直是学生的年龄,一般都在18岁上大学,二十一二岁读研究生。因此得知复旦大学数学系今年录取了一个14岁的天才我很惊讶,他是该校史上最小的学生。不过这个年轻的肖宇鹤刚刚打破记录,因为复旦大学曾经还录取过另外两名学生,仅仅比肖宇鹤大几个月。
肖宇鹤称得上是个天才,他在4年内完成了通常用8年完成的中学课程。在高考中,他的数学也获得了满分。当他最近搬到宿舍,好奇的记者问了他很多问题,他打趣地承认最大的一项任务将是学习如何整理床铺和洗衣服等日常工作。
在美国,大学录取年龄这么小的天才相对比较普遍,也总成为被谈论的话题。支持者认为这类学生在普通的高中就是浪费时间,他们只有在大学接受有挑战的教育。反对者称这些学生可能智力超群,但心理依然非常不成熟,应该与其他人一起经历类似阶段的情绪发展。
我读高中时就有一位这样的同学,但她是16岁上的大学,而不是14岁。她总有点不合群,我觉得她在大学可能花大多数时间去学习,在年龄更大的学生中没有交太多朋友。高中我们也有一两个其他天才,他们很多时间被更大的同学忽略,后者认为他们是未满法定年龄的书呆子。
可能在更注重学习的中国,这种情况将有所不同。但我认为肖宇鹤在复旦求学的4年中,将面临类似的社交孤立。
在肖宇鹤未来可能面临孤立的同时,那些今年以电子方式支付学费的人似乎有更多同伴。根据腾讯自己的估计,今年复旦新生中大约有30-40%通过财付通支付学费,他们通常通过广受欢迎的微信服务上绑定的账号。在中国的人都知道过去两年微信变得有多么受欢迎,我将公开承认我现在大部分手机上的交流是通过微信进行。
在复旦,微信也是师生间交流喜欢用的方式,因为能建临时的群和长期的群,方便学生间、老师间和师生间交流讨论。腾讯抓住这点在其微信平台上推广电商服务,支付学费仅仅是其中一项。
腾讯称在开学阶段,它为复旦每天平均处理1000笔学费相关的交易,单日交易量高达300万元,约合47万美元。我不觉得该数据令人惊讶,因为我的学生都很擅长用电子网络做事情,结果就是他们现在用现金的很少。
关于这点,我吃午饭时会经过一栋楼,我会在那里给我复旦的储值卡里充钱,在这个区域每天都有很多快递员配送大量的电商包裹。谁知道,也许在路上我会遇到一两个少年天才学生,他们能教我关于找东西和随时在线进行电子支付的一两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