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肉制品丑闻逼走福喜和泰森
一句话:外国肉制品公司经历今年夏天发生在上海的丑闻之后,可能其高品质的形象会输给中国竞争对手,因为外国公司依然容易被审查。
昨天我刚刚写了一篇文章,关于外国食品公司在中国一般都比中国的竞争对手享有更好的声誉,但明显例外于这一规则的是肉类加工行业。肉类加工商过去也享有很好的声誉,直到今年夏天美国福喜集团的子公司福喜食品爆发重大的食品安全丑闻。现在最新的头条援引福喜集团称在华的5名员工已经因这则丑闻被捕。它还证实了裁掉上海工厂的大部分员工,自从丑闻首次爆发后,这些员工处于闲置状态。
但丑闻不仅影响到福喜食品和福喜集团,另一则新报道称美国鸡肉巨头泰森食品(NYSE: TSN)暂停其中国扩张计划,因为丑闻之后需求疲软。该丑闻的巨大影响让我有点惊讶,因为这些年我们已经看过很多类似丑闻了,通常涉及百胜(NYSE: YUM)旗下肯德基快餐连锁和零售巨头沃尔玛(NYSE: WMT)等大型外国公司。
之前的一些丑闻涉及到销售过期食品,这是福喜事件中最主要的违规行为。其他丑闻涉及类似的令人棘手的指控,比如一些肉制品抗生素超标,还有一些涉及到的问题没那么麻烦,比如误导性广告。但在福喜事件中,根据报道,其违规行为并没有导致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但对该事件的反应与此远不成比例。
我将回到主题,此事为何立刻获得如此大的关注,以及对于整个食品行业可能意味着什么。但我们先回顾下最新头条,福喜集团证实,其在上海的6名员工已经因生产不合格产品而被捕。(英文报道)上海人民法院正式发布了逮捕信息。福喜集团之前在8月份时称,其6名与此事相关的人员被拘留,事件于7月份首次爆发。(上一篇)
根据另一篇报道,福喜集团已经解雇了上海工厂的340名员工,自从丑闻首次爆发以来,他们一直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英文报道)该公司补充称,自从7月停产以来,大多数工人处于带薪休假状态,而其生产也不可能很快恢复。裁员消息于9月份首次被报道,但现在此举被当事人证实了。(上一篇)
福喜食品和福喜集团的结果虽然可预料,但我看到一篇相关报道还是有点惊讶。报道称泰森食品CEO称其公司暂停中国扩张计划,因为丑闻导致需求疲软。(英文报道)泰森食品本身的业务不可能受影响,因为理论上其业务会增长,之前福喜的客户会寻求新的供应商。
相反,泰森食品的观点似乎表明,整个行业可能遭受需求下滑,消费者越来越谨慎。泰森食品的事情也反映出一个新的现实,福喜丑闻爆发后,外国供应商在华可能不再比起中国同行享有更高品质的形象。这在中期可能会抑制外国肉类加工商的业务,而且这种现象最终可能传导至其他行业。
至于该丑闻为何吸引如此多关注,我认为主要原因是与上海福喜公司的内部政治有关,而不是针对福喜集团或其他外国公司的全国行为。因此,外国公司可能不需要太过于担心此事,但它的确突显出一个事实,即大型跨国公司通常比其中国同行面临更多的商业行为审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