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业:中国的不安全感加剧新贸易战的到来
一句话:中国需要认识到来自西方私人公司的计算机硬件并不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中国应改变其在安全要求方面的立场,否则会有引发新一轮贸易战的危险。
在与西方国家看似没完没了的商业纠纷中,总是处于“前线”的中国不安全感也迅速增加,有消息声称,政府正在酝酿一部新的反恐怖主义法律,这会对西方科技公司设置许多干涉条件。虽然直到现在,其中的许多行动在很大程度上只是说说以及针对私人企业的一次性行为,但在去年,这一消息的传播势头迅猛。
这次新行动,包括提议反恐立法,看似开始将之前的许多规定适用于所有的外国科技公司,包括向中国政府机关和其他诸如银行等敏感行业出售设备的公司。电信业及其相关部门的绝大部分公司均被列为目标公司,网络设备领域以及运营网络设备软件领域亦在其中。
在我们进一步关注最新情况之前,我应该首先阐述自己的观点,即美国应该对中国这一突然的偏执举措承担一定责任,这部分是由于爱德华·斯诺登曝出的网络窃听丑闻造成的。与此同时,中国突然的偏执举措似乎并不是恰逢其时,这种行为开始看起来像是反击而非任何认真改善国家安全的行为。
根据最新报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已经过两次审议起草了《反恐法》,并可能在接下来的数周或数月内正式批准。(英文报道)《反恐法》首次起草完成于去年年底,包括旨在帮助政府反恐的一系列措施。
法律亮点包括制定强制科技公司移交源代码和在产品中按照“后门”以为政府提供加密钥匙等条款。另外,草案要求科技企业将用户数据保留在本地服务器上,并协助侦查者调查任何威胁国家安全的可疑人员。
这是个有趣的脚注,而我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非中方渠道了解这些新闻报道,还被无数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引用。一位业内人士将此草案等同于“胆固醇很高的爱国者法案”,他引用了美国在“9·11”事件后通过的反恐法案。这显示出诸如IBM(NYSE: IBM)和思科(Nasdaq: CSCO)等国外科技公司对此部法律的失望与担忧,并使它们向华盛顿发出强烈抱怨。
当然,这一切并不都是新行为,早在2003年,微软(Nasdaq: MSFT)便开始“屈服”于中国对安全问题的担心,当时它将Windows系统的源代码交给了政府。
更近一些,苹果公司(Nasdaq: AAPL)做出了不同寻常的决定,即将中国用户个人数据储存在大陆服务器上,可能是给政府合法授权以获取调查所需的信息。
正如我开始所说,美国要为中国快速滋生的国家安全偏执情绪负一定责任,中国领导人一定对美国窃听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的电话感到惊骇,并且意识到如果美国会监听像德国一样的盟友,其甚至可能更严密的监控着自己。随后曝出华盛顿警察也能轻易入侵电信巨头华为的系统只会让中国对国家安全的偏激行为愈演愈烈。
但就上面所说的一切,中国对这部新《反恐法》的发行看似起到误导作用,不太可能解决她所担心的国家安全问题。但美国已经表现出它对任何想窃听的科技公司的娴熟技能,强制公司交出源代码并不能改变这一局势。
除此之外,中国越来越偏向从本国科技公司购买更多的高科技设备,这可能会让国家更不安全,因为其中很多设备远不如西方竞争对手生产出来的设备精密。最终,中国需要意识到网络安全是需要通过外交手段,并凭借自己的努力保护重要的计算机网络才能解决的问题,也需要明白对设备供应商施加繁重和侵略性的要求对实现任何这些目标起到的作用都微乎其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