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经动向:群体行动
清明节后,上海以及周边的墓地很可能都松了一口气,他们可以“休息”很长时间,直到明年清明节大量人群涌来纪念他们的祖先。今年的拥挤不仅出现在本地墓地里挤满参观者,同样附近的道路上也挤满了车辆,公交系统也塞满了往返的乘客。
显然,这种年度祭奠活动并不会影响我,也不会影响大多其他在上海生活的外国人。但是它的确然我思考西方人如何纪念逝去的亲人,以及为为什么西方人没有清明节扫墓这样的传统。
我意识到清明节扫墓人群涌动在中国知识很多类似群体行动之一。规模最大的当然要数每年春节回家了,亿万中国人都同时回家与家人团聚。这种大规模的群体行动看起来在中国比较常见,或者至少是在亚洲。过去20年来,随着人们的流动性变得越来越强,这种行动变得越来越正常。
政府对控制这种大规模的人流非常有经验,虽然在控制人流方面出现了今年上海外滩悲剧性的踩踏事件。根据目前披露的清明节期间人群流动数据显示,参观本地墓地的人数同样巨大。
根据最新数据,清明节期间有三百万人从上海去给他们的祖先扫墓。小长假期间,城市高速公路出现严重堵塞,近三十万量小轿车堵在路上,前后相连,绵延十公里之长。
虽然这些数字看起来很高,但今年去扫墓的总人数事实上要比去年下降13%,车辆下降7%。其中部分原因很可能是期间出现了寒冷与下雨的天气。但是我也倾向于认为这种下降标志着一个新的开始,这种扫墓文化深入中国传统观念中,但更年轻一些的人在心理上开始放弃了它。
对于这种大规模人流的报道然我思考为什么在西方没有类似的传统,因为纪念逝去的亲人也不止会发生在中国。很多美国人的确纪念逝去的先人,尽管也有很多不这样做。但是如此做的人们通常会选择一个队逝者而已具有意义的节日,经常是逝者去世日期或者其生日。
这种方式实际上会使纪念逝者的行为分散化,意味着去扫墓的人群在全年中更加分散。这样一来的好处是,扫墓者可以享受更安静、更私密的环境。
我进一步思考后,意识到中西方在其他领域中也有类似的差别。其中之一就是生日,在西方人们会选择在各自出生那天来纪念。相比之下,我很多上海的朋友并不把他们的出生日期看得有多么特别,相反更倾向于把春节视为群体生日,大家都长了一岁。
继续下去,还有很多不同的偏好,尤其对于更年长的一代人,喜欢一起去参加大型宴会,通常是在单间里十来个、甚至更多人围着桌子坐在一起。这跟我的偏好,以及西方普遍的做法不同,我们出去吃饭时会跟一个或两个朋友去比较私人化的地方。
在春节或清明节等节假期间大规模的人流是相对比较晚出现的现象,因为大多数人之前都住在家乡或家乡附近,纪念先人并不受到鼓励。但在我最早记忆中,八十年代就有了一起去参加盛大宴会的传统,期间人们会喝大量白酒。
如今,这种盛大宴会逐渐减少,一部分是由于近期政府压力的号召,但更多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与更少的朋友去进行更私密的用餐而不是与一大群人。今年清明节扫墓人数出现了意外下降,这很能暗示着一个类似的转变。这种转变可能标志着与一些古老传统的割裂,但给拥堵的道路与墓地减轻了负担,也减轻了习惯于怀有同样目的同时出发的数百万疲惫人群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