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华盛顿和北京向阿里发出盗版问题的强烈信号

一句话:华盛顿和北京近期对阿里巴巴盗版问题的指责,应成为两国政府在有共同利益的商业问题上进行合作的范本。

华盛顿指责阿里售假

上周,华盛顿和北京发出了在商业问题上合作的罕见信号,美国严厉指责电商巨头阿里巴巴(NYSE: BABA)网站上广泛交易的假冒伪劣产品,再次强调了今年初中国发出的类似警告。尽管美国贸易代表署(USTR)办公室和中国工商总局(SAIC)以独立行动向彼此致敬,这两个类似的行为恰恰表明了两国政府在利益重合的部分领域,正共同采取有效措施。

这与许多其他领域冲突模式形成了强烈对比,比如在高科技硬件安全和新能源产品方面,双方也都有共同利益,但是经常采取会导致贸易战和口舌之争的行动。

双方应利用此次阿里巴巴的共识,建立盗版问题的正式沟通,作为解决该问题全盘努力的一部分。然后,双方可以利用该案例作为起点,在双方有相同目标的特定商业问题上,恢复已停滞的广泛合作。

打假是华盛顿过去二十年里与发展中国家贸易中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该问题在过去十年里也逐渐成为北京议程里的头等大事,因为它已经意识到保护知识产权和商标权,对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作为解决该问题的一部分,工商总局对中国繁荣的电商行业进行了盗版调查,该行业产里诞生了本土巨头如阿里巴巴和京东(Nasdaq: JD),也吸引了国际著名企业如亚马逊(Nasdaq: AMZN)和沃尔玛(NYSE: WMT)。工商总局的调查披露,中国国内大部分电商网站存在假冒伪劣产品的大规模交易,位列首位的就是阿里巴巴的淘宝,其假冒伪劣产品比率接近三分之二。

今年初发布的这份报告引发了工商总局与阿里巴巴之间激烈的言辞交锋,阿里巴巴质疑政府的调查方法及结果的准确性。不过现在华盛顿在北京的结果之后又展现了自己的影响力,它在年度全球线上线下盗版产品的“恶名市场”报告中,对阿里巴巴提出了严厉警告。

游说成功

在高度的游说努力后,阿里巴巴曾在2012年从USTR的名单中除名。今年,鉴于北京的调查报告以及对公司阿里巴巴反盗版努力的不满,一些贸易小组想再将它推回名单之上。虽然USTR并未将阿里巴巴放回名单中,它却采取了不寻常的做法,在报告引言 部分花了大量篇幅讨论了对阿里巴巴的担忧。

这些讨论包含了工商总局报告的具体说法,还指出,阿里巴巴在中国国家版权局发起的“剑网行动”中,位列前10案例中的第三位。“恶名市场”报告中的这部分结论是,鉴于USTR的担忧,根据一些版权持有者的抗议,阿里巴巴系统中反盗版的行动太缓慢,很难执行以及缺乏透明度。

这份报告与工商总局早前的那份一起,向行业领导者如阿里巴巴发出了一个清晰且一致的信号,对中美双方的整个行业提出了统一的警告。

双方在2013年也曾发出类似的信号,当时涉及的是现已从纽约退市的金融服务公司东南融通。在那次案例中,美国证监会最初要求东南通融的中国审计方出具一些文件,以进行欺诈调查,但是中国审计方出于对司法的担忧而拒绝提交文件。

最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与中国证监会(CSRC)签署了一份里程碑式的协议,正式促进此类文件的交换,标志着双方跨国法律执行的重大进步。

这种合作的例子是受欢迎的进步,不过相比于北京和华盛顿具有争议的问题数量,还远远不够,这些问题包括新能源产品和高科技设施的安全性。双方在许多领域都有共同利益,因此应该利用阿里巴巴和东南融通这样的案例,作为范本,为未来解决共同关心的问题建立更具建设性的合作。

相关文章

(Visited 865 times, 1 visits today)